展会和论坛一直是欧洲光伏市场的敲门砖,但由于疫情影响,本来即将在3月份举办的一系列重要展会都不得不延期甚至取消。
2020年,国家电投持续加码光伏。2017年华电集团装机容量为14827.27万千瓦,太阳能发电280.614万千瓦,占比不足2%。
去年轰动业内的华能&协鑫收购案最终以华能出资10.8亿收购协鑫294MW落幕,但这仅是起步阶段,业内人士表示华能与协鑫未来的电站交易或成GW级别。前不久,国家电投党组发布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,通报明确提出计划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45GW。在光伏领域,国家电投是名副其实的电站巨无霸,2019年其光伏累计装机量达1929万千瓦,领跑全球。前不久,国家能源集团下属龙源电力与莆田市政府签订了《新能源开发项目一期投资合作协议书》,根据协议,双方将分期分批开发建设新能源资源项目,包括支持开展100万千瓦光伏发电、200万千瓦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,以及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、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、智能运维中心、园区能源互联网等有关项目,一期投资金额为100亿元年初,在国家电投一届二次职代会暨2020年度工作会议上,国家电投总经理、党组副书记江毅表示,2020年集团将力争实现新增光伏装机超500万千瓦,探索光伏+产业发展新模式,年内落实1-2个标志性项目,选树光伏电站运营标杆并推广。
自2015年光伏领跑者计划出台以来,在光伏领域频现国企身影,而五大发电集团凭借雄厚实力更是跻身光伏电站巨头。华能光伏组合拳:接盘电站、合资建厂尽管光伏装机规模与国家电投仍有差距,但华能近年来在光伏领域频下大棋,接盘电站、合资建厂,堪称国企进军光伏的样本。不少行业内的专家惊呼:光伏行业又要产能过剩了。
但之前,主流的156.75mm小尺寸硅片,已经早就淹没在大硅片扩产的硝烟之中。未来,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带来的效率提高和成本下降,光伏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廉价、最安全、最环保的能源形式,从而被更多地人所接受。悲观者往往看到困难就裹足不前,而乐观者会从危机中找到机会。现在的光伏行业,发电成本已经在世界很多国家中低于火电价格
这一切都将遵守适者生存,优胜劣汰的自然生存法则。悲观者往往看到困难就裹足不前,而乐观者会从危机中找到机会。
嘉宾们围绕:争老大是福还是祸?该不该争上游?如何破解产能过剩难题,未来将会怎样?等众多话题开展讨论,内容十分精彩。未来哪种技术会成为主流,现在尚不清楚。当时的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持续了数年的产能过剩后,刚刚走出阴霾。协鑫集成公告中明确:项目总投资180亿元人民币,其中固定资产总投资约120亿元。
组件项目从2020年起分四年四期投资建设,首期15GW,预计投资50亿元人民币,二期、三期、四期分别在一期投产后根据市场销售和产能利用情况予以分期实施。财政部下拨的15亿元的补贴资金,将撬动20GW左右的竞价价目、地面项目和平价光伏行业,同时,还可能带来7GW左右的户用光伏装机,全年总装机将可能超过35GW。整个行业的需求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,而企业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性。4年过去了,虽然光伏行业早已物是人非,回顾大佬们在当时环境之中,带来的变革思想和创新智慧,必定能给现在的光伏从业者带来一些新的启示。
现在的光伏行业,发电成本已经在世界很多国家中低于火电价格。随着3月28日0点开始,中国封国措施的实施,让光伏产品的出口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。
2019年光伏行业内GW级市场,如:美国、西班牙、印度、荷兰等国家,目前仍被新冠疫情所拖累,设备订货和项目开工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,未来可预期的装机还要视疫情的发展情况而定。2020年年初,仅仅几个月时间里,就已经有隆基、晶澳、通威等行业龙头企业相继发布公告,从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等产业链上多个方位进行布局。
大佬如何看待产能过剩?当行业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,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需求减少,2020年光伏行业的乌云密布。但之前,主流的156.75mm小尺寸硅片,已经早就淹没在大硅片扩产的硝烟之中。未来,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带来的效率提高和成本下降,光伏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廉价、最安全、最环保的能源形式,从而被更多地人所接受。网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:悲观者往往正确,而乐观者往往成功。如此巨大的产能和投资陆续上马,行业产能扩张的军备竞赛再一次开始。正如,之前某位行业大佬在聊天的时候说的:任何行业都会有产能过剩,而产能过剩的最终结果,淘汰都是落后的产能。
2020年的中国市场,必将成为全球新增装机国家中最璀璨的那颗明星。这样的中国光伏行业,有希望。
在光伏行业竞争很残酷,结果很现实。到底是166还是210?,光伏产业链条的上下游生产、制造及相关配套企业纷纷选择站队。
对于光伏行业亦如是,行业格局在今年必将发生新的变化,有人留下继续笑傲江湖,有人淘汰黯淡退出舞台。在这几年间,光伏遇到了诸如关税壁垒、需求在外,531新政,等各种各样的艰难坎坷,但都被智慧的光伏人一一克服了。
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、曾经的光伏首富施正荣博士、李俊峰等行业大咖都受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随着行业产能的不断提升,如果一家企业没有好的技术,高质量的产品和更低的生产成本,将很难在长时间的生存下去。不少行业内的专家惊呼:光伏行业又要产能过剩了。于此同时,拥有更高组件效率、双面发电的HJT异质结电池技术异军突起,被行业内外资本热捧,不少产线也在筹划陆续上马。
由于之前历经过金刚线、PERC技术引发的企业转型升级生死之战,光伏行业的企业们,无时不刻不在担心,自己现有的产线和技术被最新技术淘汰。技术迭代引发产业升级2019年8月16日,中环召开新品发布会,推出210mm大硅片,与不久前隆基主推的166mm硅片,形成两军对垒之势。
未来疫情可能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,新增用电疲软,新能源行业投资的减少和项目施工工期延迟甚至暂停,势必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光伏新增装机的减少。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涌现,倒逼光伏企业不断上马更新的产线,以适配最新的技术。
150亿元巨额投资3月27日晚间,光伏行业巨头协集成突然公告以180亿巨额投资在合肥肥东县循环经济示范园投资建设,60GW组件及配套产业基地项目,引发行业热议。相对于国外疫情影响带来的装机总量的减少,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中国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,随着国内各省份光伏项目陆续开工,今年内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变得更加值得期待。
如今,新冠肺炎的疫情席卷全球,如何平衡巨大产能和缩减需求之间矛盾?如何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活下来?新的问题摆在了光伏人面前。这其实并不是光伏行业第一次大手笔的扩张产能的投资。在对话中,高纪凡表示:天合破解产能过剩的核心绝招是创新引领发展,下定决心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,过去四年时间创造13次世界纪录,使天合不仅自己的产能运转起来,反而整合了其他公司的产能为我所用。新冠疫情下,光伏行业怎么办?众所周知,中国的光伏产业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,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十年走的路。
有人说,2020年,世界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。国内光伏行业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。
在光伏行业里,产能落后意味着成本将落后于人,落后就会挨打。据不完全统计:近年来企业累积扩产的光伏产品产线已经超过200GW,光伏相关产业链上的上市企业公告计划投入的投资资金已经近千亿。
光伏企业应该怎么做,才能成功从需求减少,产能过剩的环境中成功突围?2016年,央视《对话》节目策划了一期名为《去产能的光伏样本》的节目,邀请了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、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翟晓铧、协鑫集团副董事长舒桦为主嘉宾。对于,技术飞速迭代的光伏行业来说,产能过剩本身就是倒逼企业不断升级技术,降低制造成本的一种源动力
发布评论